< 返回新闻列表

做生鲜配送会面临哪些食品风险?该如何规避?

时间:2024-03-22 09:50来源:

作者:浏览量:544

民以食为天,食以安为先。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,是民生的基础和重要保障,也是一项基本的公共卫生问题。作为生鲜食材经营企业,确保食品安全更是企业必须坚守的生命线,食品安全事故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,食品安全管理也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第一要务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联系删

病从口入,食品不安全意味着生命无保障!生鲜配送企业可能面临哪些食品安全风险?有哪些相关的法律需要注意?该如何规避食品安全风险?

一.生鲜加工配送企业面临的食品安全风险

在《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(2020年版)》中对于生鲜品类的注释是这样的:

生鲜三品:蔬果、肉类、水产品。

生鲜五品:三品+面包+熟食(现场加工品类)。

品类特性:地域性、保鲜期短、季节性强、易腐蚀、易变质、不耐运输存储、流通链条长等。

食品安全特性:风险高-肉类、水产品(高风险), 蔬果(较高风险)。

而对于生鲜产品的流通链中,蔬果流通链条最长,追溯最难,货值相对小,利益相关者众多。肉类流通链条较短,追溯相对容易,货值相对高。水产流通链条可长可短,货值相对高,流通环节(可能添加违禁药物)风险高。

通过分析链条中的环节,我们总结了加工配送企业可能面临的四种食品安全风险。

① 加工配送企业的管理风险

上游:大部分生鲜采购于批发市场,很难有效的将食品安全风险进行前置;食品安全责任很难溯源到生鲜生产主体。

下游:下游终端客户的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差、意识 薄弱;终端环节自身的食品安全风险大,又是政府 监管部门监督抽检和执法抽检重点;一旦出现不合格,客户易把责任“甩锅”给 加工配送企业。

② 蔬类食品安全风险

化学性:农药残留超标、重金属超标、黄曲霉毒素、天然毒性物质等;

生物性致病菌污染、微生物污染、腐烂霉变等;物理性:金属、沙石、包装材料等异物。

③ 肉类食品安全风险

化学性:兽药残留超标、重金属超标等;

生物性:致病菌污染、微生物污染、腐烂霉变、动物疫病等;物理性:金属、沙石、包装材料等异物。

④水产类食品安全风险

化学性:兽药残留超标、贝类毒素、重金属超标等;

生物性:致病菌污染、微生物污染等;

物理性:金属、沙石、包装材料等异物。

二、 食品安全如何规避风险

在上游客户方面:

① 加大基地产品的开发和基地质量体系建设,做到产品的有效追溯;

② 对于批发市场采购产品,加大对供应商的审核和追溯体系建设,做到食品安全责任主体可追可查。

在下游客户方面:

① 加强客户食品安全培训辅导、巡查提升;

② 采购第三方食品安全技术服务,提高客户食品安全风险控制能力,提高客户对企业的认可度。

企业自身方面:

委托第三方质量服务,建立快检和定量抽检相结合的检测模式, 并做好日常合规经营评估。

② 建立追溯体系、内部标准作业流程和突发舆情应对指引。

③ 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,通过HACCP/ISO22000体系认证。

④ 专业人才培养,并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。


<